博弈败的灰度战监管F的定失拖延C与一场注

10月13日这个日子对加密货币市场来说格外重要。那天之后,SEC将面临一个艰难抉择——要么乖乖批准灰度的比特币ETF申请,要么就得想方设法继续拖延这场已经持续太久的监管拉锯战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数字货币市场的从业者,我觉得SEC现在的处境就像是被灰度和法院联手逼到了墙角。
SEC的最后期限
记得8月份法院判决灰度胜诉时,整个行业都沸腾了。当时我就和朋友打赌,说SEC肯定会想尽办法拖延。果不其然,现在他们只剩下最后一条路:在10月13日前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。但说真的,连彭博的分析师都认为上诉"希望渺茫"——毕竟法院的判决如此明确,SEC还能找出什么新花样?
我注意到彭博分析师Eric Balchunas最近在X上的发言很有意思:"我们认为上诉希望渺茫...但总有可能发生其他事情。"这句话简直道出了整个行业的担忧。SEC虽然在上诉方面可能认栽,但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又搞出什么新的拖延战术?
监管机构的拖延艺术
SEC玩拖延的把戏可不是第一次了。Ropes & Gray律师事务所9月的报告就指出,他们可能会把GBTC申请打回重审,然后找个全新的理由再次拒绝。这种做法就像是打地鼠游戏——你解决了一个问题,他们又冒出另一个问题。
更让人无奈的是,如果纽约证交所需要重新提交GBTC上市申请,SEC的审批周期可能长达8个月!这种官僚主义的拖延简直让人抓狂。我认识的一位基金经理半开玩笑地说:"SEC的拖延战术比比特币的波动性还要稳定。"
多米诺效应即将来临
目前市面上至少有7个现货比特币ETF在排队等待审批。有趣的是,如果SEC不得不批准灰度的申请,那其他申请基本上就稳了。这就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——剩下的都会顺势倒下。
彭博分析师最近把今年ETF获批的概率提高到75%,2024年底前获批的概率更是高达95%。这些数字说明什么?说明市场已经看透了SEC的底牌。就像扑克游戏,当所有人都知道你在虚张声势时,再好的演技也没用了。
说实话,作为一个市场观察者,我既期待又担忧。期待的是ETF获批将为行业带来新机遇,担忧的是SEC可能会用最后一搏来维护监管尊严。但无论如何,这场持续多年的监管角力,终于要迎来一个决定性时刻了。
相关文章
- 上周在首尔举行的Aleo开发者大会上,我有幸与几位核心团队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。说实话,现场的氛围比我想象中要热烈得多。来自全球各地的开发者们挤满了整个会场,每个人都在讨论一个共同的话题:Aleo主网究竟什么时候来?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技术负责人悄悄告诉我:"我们正在全力以赴地推进,12月1日是个非常有希望的日子。"虽然他强调这只是内部目标而非最终承诺,但这个消息足以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兴奋不已。要知道,...2025-09-18
Blur创始人再出大招:Blast L2如何用躺着赚钱模式搅动市场?
说实话,现在的L2赛道已经够挤的了,但Blur创始人Pacman偏偏要再来添把火。就在11月21日,他带着团队搞出了个叫Blast的新L2,还顺手拿了2000万美元融资,投资方阵容堪称豪华——Paradigm、Standard Crypto这些大名鼎鼎的VC都来了。这个Blast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?最吸引眼球的是它号称"唯一自带收益的L2"。简单说就是,你把资产放进去,它会自动给你生利息。想想看,...2025-09-18-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DeFi发展的老韭菜,我想跟大家聊聊dYdX这个永续合约交易平台的蜕变之路。记得2017年刚入圈时,dYdX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项目,如今已经成为日均交易量超8亿美元的行业巨头。这让我不禁感叹:区块链世界的迭代速度真是令人咂舌!从L2到Cosmos:一场战略转型dYdX的v4升级可谓大刀阔斧。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从以太坊L2全面转向基于Cosmos SDK的独立L1。这个决定让我想起当...2025-09-18
- 这可能是加密史上最戏剧性的一刻:美国司法部正准备对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开出超过40亿美元的罚单,更令人震惊的是,创始人CZ可能要以个人身份接受刑事指控。据彭博社爆料,这场持续数年的拉锯战即将迎来终局,但币安真的会乖乖就范吗?天价罚单背后的博弈说实话,40亿美元这个数字连我这个见惯大场面的老金融人都倒吸一口凉气。知情人士透露,这个"天文数字"只是和解方案的一部分,更关键的是美国司法部要求CZ...2025-09-18
- 各位币圈朋友早上好!昨晚的市场真是让人捏了把汗,比特币和以太坊双双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回调大戏。现在BTC在36400美元附近徘徊,ETH则在1960美元关口震荡,这个位置可真是耐人寻味啊。说实话,看着这个盘面,我总觉得市场的反弹力度相当有限。从技术指标来看,大饼在触及61.8%黄金分割位后就显得力不从心,而姨太更是连50%的位置都站不稳。更让人担心的是,MACD已经扭头向下,KDJ也形成了明显的...2025-09-18
- 11月17日这一天,注定要载入中国机器人发展史册。当我亲眼目睹开普勒三款人形机器人整齐亮相的那一刻,仿佛看到了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走进了现实。这些被命名为"先行者"的机器人,宛如人类新朋友般向我们走来。机器人界的"变形金刚":三兄弟各显神通说实话,第一次见到178cm高的K1机器人向我走来时,我差点以为是个真人cosplayer。它那灵活的12指机械手可以做各种精细动作,简直就像《机械公敌》里的桑尼来...2025-09-18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