波陷分化自O再中心治遭金管境当去理困遇资叉风
真没想到,Nouns DAO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NFT项目又双叒叕闹分叉了!就在上个月刚刚因为高达2700万美元的巨额损失引发首次分叉后,最近它又因为一个颇具争议的提案而再次面临分裂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经济的观察者,我得说这简直就像是看一出精彩的连续剧。 说实话,这次分叉的导火索挺有意思的。有人提出一个看似奇葩的方案:如果DAO不按计划花钱,就要自动销毁部分国库资金。这简直就像给一群小孩定规矩说"今天不把零花钱花光就不许回家"!结果可想而知,62个Noun持有者(占国库20%)直接掀桌子走人,带走了价值320万美元的ETH。 我仔细研究了一下数据发现,这次分叉中有个叫Patricio Worthalter的大户特别引人注目。这位老兄一个人就贡献了22个Nouns,上次分叉时他已经套现过24个Nouns的资金。现在他即将分叉的一个Noun当初可是花了35.7万美元买的,这投资眼光和操作手法,不得不让人佩服。 其实分叉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DAO治理的深层矛盾。一方面,确实有不少人是在玩套利游戏。就像最近Nouns地板价跌到25ETH,而每个Noun的账面价值还维持在27ETH左右,这中间2个ETH的差价就是套利空间。但另一方面,也有人是真的对这个项目失望了,比如Worthalter这样的长期持有者选择彻底清仓,这种决绝的态度很能说明问题。 我注意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:第二次分叉居然在提案投票结束前几天就完成了!这在技术层面上虽然可行,但总让人觉得有点操之过急。更讽刺的是,这个引发分叉的提案至今还没获得足够票数通过。这不禁让我想起那句老话:计划赶不上变化。 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加密风波的业内人士,我不得不说Nouns DAO的案例很有代表性。它暴露了去中心化组织在资金管理上的先天不足:当人人都能投票决定花钱,却没人真正为结果负责时,资金滥用几乎是必然的。那个"不花钱就销毁"的提案看似激进,实则反映出社区对现状的强烈不满。 不过话说回来,这次分叉至少证明Nouns的治理机制还有自我修正的能力。虽然代价不小,但这种"用脚投票"的方式或许正是DAO区别于传统组织的特点。只是不知道经历两次大出血后,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NFT项目还能不能重振旗鼓。接下来会怎样?让我们拭目以待吧。分叉背后的经济博弈
套利者的狂欢与理想主义者的退场
DAO治理的困境与未来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比特币过山车行情再现:涨势背后的隐忧与机遇
- 加密货币市场暗流涌动:这三个币种或将迎来惊人涨幅
- 想让加密资产翻倍?听听老韭菜的实战经验
- 这个香港NFT艺术平台,正在重新定义数字艺术的价值
- 美联储按下暂停键,比特币为何如此淡定?
- THORChain三季度成绩单:DeFi新贵如何玩转跨链金融
- 比特币正在上演黄金2.0奇迹?年末狂欢或将引爆56,000美元行情
- 香港股权代持:一份资深律师的避坑指南
- 币市风云录:BTC双底现生机 ETH受压难突围 OKB成市场宠儿 名人币割韭菜套路再现
- Bora Bora DEX AMA全记录:颠覆你对去中心化衍生品的认知
- 市场狂热将至:如何在加密狂潮中保持清醒
- 比特币横盘警讯:市场暗流涌动,投资者该如何应对?
- 链上经济民主化:MetaUserDAO 让发币像发朋友圈一样简单
- 重磅!Deverse World元宇宙游戏迎来革命性突破
- Socialfi江湖再起波澜:Infiblue Chat强势来袭
- 解密加密市场的血液:为什么流动性才是真正的王者?
- FTX巨额清算风暴将至:34亿美元加密货币将如何冲击市场?
- 比特币新贵崛起:CHAX或将颠覆SATS的王者地位?
- 比特币暴涨400点,跟单操作爽翻天!
- 币圈淘金记:一个老韭菜的7条实战心得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