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藏逆势中通增长着什净利么秘密快递润背3亿
说起快递行业,最近几年可谓是"冰火两重天"。就在同行们为价格战焦头烂额之际,中通快递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。这家国内快递巨头最新公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,在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大环境下,他们依然实现了25%的净利润增长,达到23亿元人民币。 作为快递行业的老兵,我仔细分析了这组数据。最让我惊讶的不是75亿件的包裹量,也不是22.4%的市场份额,而是中通在价格战如火如荼的当口,依然保持着可观的盈利能力。这让我想起去年双十一期间走访的一些快递网点,当时很多加盟商都在抱怨"送一单亏一单"的窘境。但中通似乎找到了平衡点。 记得有一次和行业内的朋友聊天,他说:"现在的快递业就像在走钢丝,一边要市场份额,一边要利润。"而中通CEO赖梅松的表态恰好印证了这一点:"我们坚持不做亏本买卖。"这话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。特别是在单票收入下降13.5%的情况下,他们竟然还能通过成本控制实现利润增长,不得不佩服管理层的运营智慧。 仔细看财报细节,你会发现中通的"省钱经"很有意思。他们在干线运输上下了大功夫,单位运输成本下降了11.4%,相当于每单省下6分钱。千万别小看这6分钱,放在75亿件的体量上,就是4.5亿的真金白银。这让我想起他们去年投入的那些自动化分拣设备,现在看来确实物有所值。 有意思的是,他们还在玩"轻重搭配"的游戏。把9300辆高运力车型(15-17米长)部署在干线运输上,这种"大车跑长途,小车跑短途"的策略,在油价高企的当下显得格外明智。据说有些线路因为优化得好,每公里能省下两三毛油钱。 不过,中通也面临不小挑战。跨境业务的疲软导致货运代理收入下滑近20%,这提醒我们:没有哪个企业能完全避开大环境的影响。但令人欣慰的是,他们主动调整了企业客户业务,砍掉了51.3%的亏损业务,这种"壮士断腕"的勇气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尤为可贵。 我特别注意到一个细节:中通调整了全年市场份额增长目标。这说明他们正在回归理性,不再盲目追求规模扩张。颜惠萍CFO说得实在:"以价换量的非理性竞争已经侵蚀行业利润。"这话说到了点子上,与其赔本赚吆喝,不如稳扎稳打。 展望未来,中通给自己定的方向很明确:不跟风打价格战,专注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。赖梅松提到要打造"最稳定的加盟网络"和"最高的客户满意度",这让我想起京东物流当年走过的路。也许,快递行业的下半场,真的要靠服务质量来说话了。 值得一提的是,中通手里还有15亿美元的股份回购额度。在经济下行期敢这么大手笔回购,说明管理层对公司前景充满信心。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股价确实比高峰期低了不少,倒是个不错的买入时机。 总的来说,中通这份季报给寒冬中的快递行业带来了一丝暖意。它告诉我们:即便在最卷的市场里,依然有人能找到盈利的路径。关键是要有自己的节奏,不随波逐流。这或许就是中通给同行们上的一堂生动的商业课。数字背后的故事
成本控制的魔法
挑战与机遇并存
未来之路怎么走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8月26日加密市场深度分析:反弹or继续下探?
- 智能合约账户的模块化革命:机遇与挑战并存
- 波卡平行链的华丽转身:拥抱以太坊Layer2的战略考量
- 当区块链遇上AI:一场即将爆发的技术革命
- 从喧嚣到务实:AI Agent的进化之路
- 比特币11月19日行情观察:震荡中寻找突破机会
- SHIB币的春天何时到来?观察市场动向的关键时刻
- BC科技停牌引发市场猜测:OSL业务真的要卖身了吗?
- Web3的未来:当数字世界开始建立国家边界
- 11月14日行情观察:关键点位如何把握?
- 深度解读:Pyth网络空投背后,预言机赛道正在上演怎样的金融革命?
- Grok代币泡沫破灭:一场170万美元的救市闹剧
- Arthur Hayes独家观点:中国或将引领比特币ETF审批浪潮
- 佩佩币会迎来爆发时刻吗?揭秘这个网红加密货币的机遇与风险
- SBF审判落幕:加密行业能否真正走出阴影?
- 下一轮加密牛市:谁主沉浮?散户与机构的新博弈
- 深度解析:币安孵化营第六季12个潜力项目背后的故事
- 加密货币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五,大饼以太双双跳水
- 区块链晨报:大佬动向、市场暗流与监管新风向
- 从石器时代到数字时代:为什么铭文正在颠覆整个加密世界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