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须些问资产这知道加密题你离婚时分
记得十年前比特币刚开始火的时候,我就经常接到这样的咨询:离婚时加密资产该怎么分?没想到十几年过去了,这个问题依然没有标准答案。作为一名处理过多起类似案件的家事律师,我想用最通俗的语言跟大家聊聊这个既专业又现实的难题。 很多朋友一听到"虚拟货币"就摇头,觉得这东西国家不认可,法律上肯定不算财产。这种认知其实是个误区。2021年那份通知确实说了要防范风险,但在司法实践中,加密资产的财产价值早被认可了。记得有个判例明确表示:虽然虚拟货币不是法定货币,但具有刑法意义上的财产属性。 举个简单的例子,就像你结婚后买的游戏账号,虽然不能当钱花,但如果离婚时这个账号值100万,法院肯定会考虑分割。加密资产也是同样的道理,特别是像比特币、以太坊这些主流币种。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,真要分割加密资产,你可能面临三个"拦路虎": 这简直是现代版的"捉迷藏"。加密资产要么存在交易所,要么存在冷钱包里。最要命的是,区块链交易只认地址不认人。记得去年一个案子,妻子虽然知道丈夫的比特币地址,但丈夫就是死不承认,最后只能不了了之。 USDT这类稳定币还好说,1:1兑美元就行了。但像比特币这样价格波动大的,今天值50万明天可能就剩30万。更别说那些小众代币,可能今天还在交易,明天就归零了。 区块链的特性决定了法院很难直接冻结或划拨加密资产。我有个当事人胜诉后拿着判决书去找交易所,人家根本不认,说我们是去中心化的。最后这笔资产至今都没能执行到位。 根据我的经验,目前最靠谱的办法就是在离婚协议里白纸黑字写清楚。去年北京西城法院就有个典型案例:双方在协议里明确约定了数字货币价值240万,一人一半,还规定了支付期限。后来法院就按这个协议判了。 这里给大家几个实用建议:1. 尽量用人民币计价,别直接写要多少个比特币2. 约定明确支付时间3. 最好能让对方公开钱包地址和资产情况4. 可以约定分期支付,降低风险 理论上说,隐瞒共同财产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。但现实中,如果真不想分,确实有不少"操作空间"。比如声称钱包被盗、投资失败,或者说这些资产是婚前就有的。毕竟区块链的匿名性是把双刃剑,维权难度确实很大。 说了这么多,其实最想提醒大家的是:加密资产正在快速融入我们的生活,相关的法律纠纷也会越来越多。建议司法机关尽快建立专门的处置机制,让老百姓的财产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。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,与其事后扯皮,不如提前做好财产规划。加密资产到底算不算夫妻共同财产?
实际操作中的三大难关
1. 证明对方持有加密资产
2. 怎么给加密资产定价
3. 执行难如登天
现实可行的解决办法
不想分怎么办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市场周记:美联储风暴来袭,比特币能否绝处逢生?
- 别做RWA的韭菜!老司机教你识别真假链上资产
- 数字货币钱包选购指南:3种钱包的优缺点全面解析
- 美联储降息倒计时:山寨币狂欢季真的要来了吗?
- 稳定币赛道风云再起:当金融巨头开始争夺区块链底层话语权
- 加密市场风云变幻:监管趋严与赛道创新并行
- 当加密大佬闹分手:WLFI与Aave的撕约风波背后,藏着哪些行业真相?
- 比特币11.2万关口拉锯战:该抄底还是逃顶?日本XRP狂潮或成最大变数
- 9月21日数字货币合约市场观察:BTC和ETH的困局与机遇
- 币圈寒冬将至?比特币失守关键支撑位,市场警报拉响
- 美联储最新动向:稳定币监管成焦点,加密立法加速推进
- 币圈惊变:暴跌背后的机遇与逻辑
- 山寨币市场静待爆发:8月回调或成最佳埋伏时机
- 赵长鹏港大深度对话:稳定币、RWA与未来金融的10个关键洞察
- 当数字游民遇见华尔街:一场关于加密投资的灵魂对话
- WLFI代币即将上市:一场高风险的数字货币狂欢即将上演
- 稳定币如何在亚洲金融市场开疆拓土?香港峰会大咖这样说
- 加密市场冰火两重天:比特币暴跌背后的危与机
- 当加密狂热遇上天堂岛:Coinfest Asia 2025在巴厘岛掀起数字革命浪潮
- 美联储风暴预警:鲍威尔讲话前夕的加密货币市场博弈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