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法规 >>正文
下正在解析一个千倍赛道深度神话上演
法规5365人已围观
简介说实话,当我第一次看到ETHS的价格走势时,下巴差点掉到地上。谁能想到这个当初mint成本才2-3美元的小东西,现在竟然涨到了2600美元一张!虽然比起BRC20赛道的大哥ORDI和SATS还有点差距,但在铭文赛道里,这表现已经相当炸裂了。什么是Ethscriptions?简单来说,Ethscriptions就像是给以太坊装了个"轻量化"的外挂。它巧妙地绕过了昂贵的智能合约,直接在以太坊L1上搞事... ...
说实话,当我第一次看到ETHS的价格走势时,下巴差点掉到地上。谁能想到这个当初mint成本才2-3美元的小东西,现在竟然涨到了2600美元一张!虽然比起BRC20赛道的大哥ORDI和SATS还有点差距,但在铭文赛道里,这表现已经相当炸裂了。
什么是Ethscriptions?
简单来说,Ethscriptions就像是给以太坊装了个"轻量化"的外挂。它巧妙地绕过了昂贵的智能合约,直接在以太坊L1上搞事情,让普通用户也能玩得起去中心化计算。这个概念最早是由一个叫Middlemarch的大佬提出的,他跟BRC20的domo一样,在这个领域都是响当当的人物。
有意思的是,Ethscriptions最早是用来发NFT的,直到今年8月才进化出ESC虚拟机。这就像给一辆自行车装上了涡轮增压,让它一下子具备了通用计算的能力。
野蛮生长的ETHS
还记得6月份那会儿,ETHS刚上线时场外交易才50美元。我当时还犹豫要不要买点玩玩,结果一转眼就涨到100美元,硬生生错过了百倍收益的机会。现在想想都心疼!
目前ETHS的持币人数才2200多人,比起ORDI的1.3万还差得远。但你想啊,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成长空间巨大啊!总量2100万枚的设定,跟比特币一样散发着"稀缺性"的香气。
那些关键的发展节点
6月17日上线那天,官方第一个项目Ethereumpunks两小时就被抢光。不过说实话那玩意现在地板价才0.006E,基本凉凉了。
真正的转折点是7月25日V2市场上线,然后是8月份ESC虚拟机测试网启动。最疯狂的是10月8号那天,ETHS直接从300美元窜到800美元,整个圈子都炸锅了。
FacetSwap:ETHS生态的隐藏王牌
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创始人改名的骚操作。原本叫dumbswap的项目现在改名叫FacetSwap,协议也改叫Facet了。这波操作我给满分,毕竟谁愿意用一个带"dumb"(愚蠢)字眼的项目呢?
FacetSwap马上就要在主网上线了,11月还会推出ETHS的拆分桥。据内部消息,ETHS持有者将获得一系列福利,第一个就是知名NFT项目的免费mint机会。
有趣的是Facet代币分大小写两个版本,这让我想起了比特币的分叉往事。建议大家还是跟着创始人走,认准大写的$Facet。
市场前景与挑战
说实话,ETHS现在3000美元的价格确实让人望而却步。相比之下,Facet才0.02ETH的价格显得很亲民。我个人预测Facet合理估值应该在0.1-0.2ETH之间,大概是ETHS市值的五分之一。
不过这个赛道最大的问题是除了ETHS和Facet,其他项目参与度都不高。说白了现在就是靠龙头项目的财富效应在撑着。要想持续发展,必须赶紧进入第二阶段:建立像Arbitrum这样的基础设施,孵化更多原生项目。
总的来说,ERC20赛道虽然还比不上BRC20的火爆,但ETHS已经证明了这个模式的可能性。未来会怎样?让我们拭目以待吧!
Tags:
相关文章
50万美元天价手续费震惊币圈:比特币用户的一次手滑?
法规加密货币圈这两天炸开了锅!一位神秘用户在进行比特币转账时,竟然支付了19个BTC作为手续费,按当前币价算超过50万美元!这事儿简直离谱到让人怀疑是不是系统出错了。我从业这么多年,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额的"手滑"。这笔手续费有多夸张?这么说吧,现在正常的比特币转账手续费也就1.4美元左右,相当于一杯奶茶钱。即便是去年牛市最疯狂的时候,手续费峰值也不过60美元。而这个用户支付的费用,足够在北京买套小户... ...
【法规】
阅读更多稳定币神话破灭?揭秘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资本游戏
法规最近《福布斯》的一篇报道让我这个金融老鸟都惊掉下巴——Tether的四位高管居然都跻身十亿美元富豪俱乐部!说实话,看着这些所谓的"稳定币教父"们身价暴涨,我的心情挺复杂的。稳定币真的稳定吗?别被名字骗了,稳定币可一点都不"稳定"。Tether号称和美元1:1挂钩,但在实际操作中就像个醉汉走路一样摇摇晃晃。去年5月那场UST和Luna的惊天崩盘还历历在目,谁能想到现在Tether又在重蹈覆辙?8月以... ...
【法规】
阅读更多摩尔定律:科技界的不老传说,如何重塑数字安全版图
法规每当我的IT工程师朋友抱怨手机又卡顿时,我总会半开玩笑地说:"再等等,按照摩尔定律,下代处理器就该翻倍了。"这话虽是玩笑,却道出了科技产业50多年来最神奇的"预言"——摩尔定律。就像魔法师的水晶球,这个由英特尔传奇人物戈登·摩尔在1965年提出的观察,几乎准确预测了半个世纪的科技发展轨迹。芯片上的"人口爆炸"想象一下,1965年的集成电路上只能放下几十个晶体管,而现在一颗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就能塞进上... ...
【法规】
阅读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