备如何收C准监管局过后美国密残出击双拳拾加
当我听到CFTC委员Caroline D. Pham最近的发言时,不禁想起华尔街那句老话:"监管永远比市场慢半拍"。在周四的卡托研究所会议上,Pham委员的发言透露着强烈的监管信号——CFTC正准备对加密货币市场"动真格"。说实话,这让我想起了去年夏天SEC主席Gensler那番火药味十足的讲话,当时他直接把加密行业比作"骗子集中营"。而现在看来,CFTC似乎也要加入这场监管风暴了。 Pham委员的演讲很有意思,她一边强调要与行业保持"对话",一边又对加密公司该有多少发言权含糊其辞。这种微妙的平衡术让我想起2018年我在香港参加的一次监管研讨会,当时各国监管官员也都表现出类似的"既要又要"态度。Pham特别提到了她在国际交流中的见闻,认为其他国家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做得很"一致",而美国却总是"安于现状"。这话说得挺重,但仔细想想不无道理——看看这两年美国在区块链监管上的摇摆态度就知道了。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,Pham特别批评了美国在加密监管上缺乏"明确规则"和"安全护栏"。这让我想起去年Luna崩盘时,多少投资者因为监管缺失而血本无归。Pham显然是想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,但问题是:监管的度到底该怎么把握?要知道,管得太死可能扼杀创新,管得太松又可能引发更多FTX式的灾难。 Pham对历史上的监管试点项目赞不绝口,特别是1995年和2010年的几个成功案例。说实话,这些案例确实很经典——就像1995年那场试点,不仅测试了新交易方法,还建立了完善的风控体系。但问题是,加密货币可比当年的农产品期权复杂多了!我记得2017年参与过一个区块链项目,光是搞懂智能合约的合规性就让我们法务团队头大如斗。 Pham提议在数字资产领域也搞类似的试点,这想法不错,但执行起来恐怕没那么简单。就拿她提到的"由CFTC制定规则"这点来说,就让我有些担忧。加密货币发展日新月异,如果完全由监管机构说了算,会不会出现"外行指导内行"的情况?我见过太多监管规则跟不上技术发展的例子了。 最让我困惑的是,Pham全程没提最关键的问题:市场参与者的意见到底有多重要?这让我想起去年参加的一个监管听证会,当时有创业者抱怨说:"我们提了100条建议,最后一条都没被采纳。"如果CFTC也这么搞,那所谓的"对话"岂不成了走过场? 说实话,加密行业确实需要监管,但更需要的是"懂行"的监管。就像我认识的一位交易所CEO说的:"我们不反对监管,但我们希望监管者至少先弄明白什么是区块链。"Pham的提议是个好的开始,但千万别变成另一个"闭门造车"的监管闹剧。毕竟,在这个创新与风险并存的领域,平衡才是王道。美国监管双拳出击:SEC过后 CFTC准备如何收拾加密残局?
监管大佬的"两面派"态度
试点项目:老药方能否治新病?
真正的挑战:如何在创新与监管间走钢丝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RWA支持基金:破解代币化项目第一桶金难题的钥匙
- 以太坊开发者最新会议纪实:技术升级与生态健康的双重考量
- 一个以太坊老兵的Solana探索之旅:我在BreakPoint大会的所见所闻
- 深度解读:Neo生态为何引爆GAS代币暴涨行情?
- 7月Web3市场观察:冰火两重天的数字资产世界
- 中东加密市场迎来里程碑:阿联酋如何成为数字货币的监管实验室?
- 电子烟行业迎来革命性突破:思摩尔FEELM 2.0改写游戏规则
- 当黄金标准遇上区块链:一款改变气候金融游戏规则的APP
- 加密货币市场狂欢:比特币剑指13万大关,山寨币行情即将爆发?
- 当区块链遇上信托:KoinWorks如何用技术重新定义财富管理
- Coinbase:加密世界的合规独角兽还能飞多高?
- Axelar(AXL):跨链赛道的新贵,能否复制DOT神话?
- 拆解非洲稳定币迷局:一位金融老兵的真实见闻录
- Fetch.AI代币爆发式增长:这波AI浪潮还能持续多久?
- Vitalik Buterin:公共物品资助的未来图景
- 当出版遇见区块链:Metale如何重塑写作与阅读的未来
- 老金复盘:这个行情节奏踩得真准!
- 虚拟货币交易中的法律风险:警惕这三种坑人套路
- 加密市场风云录:那些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与行业动态
- 重磅!奥特曼重返OpenAI传闻引爆市场,世界币(WLD)单日暴涨25%背后有何玄机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