泡沫话还是真实价值的商业神繁荣

最近区块链圈子里都在热炒EigenLayer这个概念,说实话我都快听烦了。每次参加行业会议,总会有人眉飞色舞地谈什么"再质押革命",但奇怪的是,很少有人能说清楚这个项目到底靠什么赚钱。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市场泡沫的老玩家,我觉得有必要帮大家拆解一下EigenLayer的商业本质。
简单粗暴的结论
经过几周的深入研究,我得出了一个不太乐观的结论:EigenLayer的商业模式存在先天缺陷。我认识的一个做DeFi数据分析的朋友打了个很形象的比方——这就像在开一家只卖素食的烤肉店,看似概念新颖,但实际能吸引的顾客非常有限。
为什么这么说?
首先,它的目标客户群(中小型应用链)本身就很少,而且这些客户未来很可能会流失。其次,节点运营商(AVS)虽然可能被初期收益吸引,但要承担的风险实在太大了。最后,现在那些热热闹闹参与质押的用户,说白了就是在赌空投,这种热度根本不可持续。
EigenLayer到底在做什么?
让我用最简单的人话解释一下:想象你有一套房子(以太坊资产),EigenLayer让你可以把这套房子同时抵押给多个银行(应用链)来获取额外收益。听起来很美好是不是?但问题在于,如果其中一家银行破产了,你的房子可能就要被清算。
具体来说,EigenLayer扮演着一个中间商角色:
- 让质押者可以"一鱼多吃"赚取多重收益
- 给节点运营商(AVS)提供更多生意机会
- 帮中小型区块链省去自己搭建验证网络的麻烦
商业模式剖析
EigenLayer的赚钱逻辑是这样的:用户把资产质押进来→这些资产用来保护AVS→AVS为应用链提供验证服务→应用链付钱→钱分给参与的三方。
但这里面的关键问题在于:谁会真正为这些服务买单?
需求端的现实困境
我采访过几个中小型公链的创始人,他们确实面临验证网络建设的难题。但问题是:
1. 安全性是伪命题。就像你不能把小区保安说成是特种部队一样,EigenLayer提供的安全性根本无法与以太坊相提并论。以太坊有上万节点和数千万ETH的质押量,EigenLayer的验证网络能有多少?
2. 这根本就是个过渡方案。我认识的一个做Cosmos链的团队坦白说:"等我们自己的代币有价值了,肯定会换成自己的验证网络,谁愿意一直用别人的?"这就像创业公司刚开始可能租办公室,但发展起来后一定会买自己的写字楼。
供给方的两难处境
节点运营商的处境也很尴尬。按照类似Lido的分成比例,它们可能只能多赚5%-10%的收入,却要承担额外的安全风险。V神说得没错,这就像让一个会计师同时做十家公司的账,最后很可能会出错。
我一个在Infura工作的朋友打了个比方:"这就好比让外科医生在手术间隙去餐厅兼职洗碗,赚得不多还可能影响本职工作。"
用户的短期投机心理
现在那些往EigenLayer里存钱的人,90%都是在赌未来空投。我在一个加密群里做过小调查,问他们知道EigenLayer具体能提供什么收益吗?结果80%的人回答"不知道,先上车再说"。
这让我想起2020年那些流动性挖矿热潮,最后绝大多数人都成了接盘侠。更关键的是,用户完全可以直接找节点运营商合作,为什么要多此一举通过EigenLayer?除非它能提供显著更高的收益,但现实很可能是它自己都赚不到多少钱。
写在最后
作为一个见过太多项目起起落落的行业老人,我觉得EigenLayer现在被严重高估了。它确实解决了一些中小型区块链的痛点,但存在太多结构性问题:
- 客户群体有限且不忠诚
- 供应商动力不足
- 用户基础不稳固
这让我想起2017年那些号称要"颠覆AWS"的区块链云计算项目,现在都去哪了?技术创新固然重要,但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才是王道。EigenLayer的故事讲得很漂亮,但要实现长期盈利,恐怕路还很长。
相关文章
- 说真的,昨晚打开行情软件的那一刻,我差点把咖啡洒在键盘上。比特币和以太坊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往下坠,5%的跌幅在杠杆玩家眼里简直就是噩梦。更别提那些二三线山寨币了,有的直接腰斩,把过去几个月的涨幅一口气吐了出来。朋友圈里哀鸿遍野,不少人嚷嚷着"牛市结束了"。但作为一个经历过几次牛熊的老韭菜,我要说:这才是机会开始的时候。市场的残酷心理学我特别喜欢观察每次大跌时的市场情绪。就像现在,恐慌情绪像瘟疫一样...2025-09-18
- 谈起香港RWA这个话题,我觉得有必要先澄清两个基本认知。首先,我们讨论的是在监管框架内、由持牌交易所运作的合规虚拟资产产品。我知道很多区块链原教旨主义者崇尚去中心化理念,但今天我们暂且把那些争论放一边。其次,RWA本质上是个双向奔赴的金融创新——加密圈想吸引传统大资金入场,传统机构则在寻找数字金融的新机遇。这不正是金融进化的常态吗?RWA的资产版图说到真实世界资产(RWA),我们不妨打开华尔街的资...2025-09-18
- 不得不说,瑞波币(XRP)上周的表现确实让人眼前一亮。9.3%的涨幅让它重新站稳了脚跟,但0.55美元这个关键价位就像一道无形的墙,死死地拦住了它继续上涨的步伐。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加密市场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感叹:在比特币(BTC)稳守34000美元高位的背景下,这场博弈显得格外有趣。阻力位的拉锯战如果你仔细观察12小时K线图,就会发现0.55美元这个位置简直成了多空双方的战场。9月29日和10月3日...2025-09-18
- FTX轰然倒塌的那一刻,整个加密圈都为之震动。作为一个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,我见过太多类似的剧情重演——手握大权的CEO们把用户资金当作自家提款机,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。但这次,我们或许能找到不一样的解法。DAO能做的远不止投票说实话,很多人对DAO的理解还停留在"一群人用代币投票"的层面。但在我参与的数十个DAO项目中,我发现这种治理模式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。就拿最近参与的某个DeF...2025-09-18
- 站在阳台抽着烟,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,我突然意识到:这场加密盛宴可能快要到买单的时候了。7月底到9月,就像是派对即将散场前的最后一支舞,美联储降息预期和川普概念币的热炒让气氛high到顶点。但作为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,我太熟悉这种氛围了——当所有人都在狂欢时,往往就是最危险的时刻。比特币:盛宴背后的隐忧记得那天比特币冲破12.4万的时候,朋友圈里到处都是欢呼声。但第二天价格回落时,却没人愿意多提...2025-09-18
- 作者:Fred | Ryze Labs资深研究员记得几年前我第一次听说Helium这个项目时,被它的理念深深震撼 - 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者。如今,这种被称为DePIN(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)的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静悄悄的革命。什么是DePIN?想象一下,你家里闲置的硬盘空间、多余的带宽、甚至电动车电池的电量,都可以成为别人需要的资源,而你因此获得报酬。这就是DeP...2025-09-18
最新评论